二十万兵马,便是以北军三部校尉,共计六千兵马为骨干,以应召入伍的关中良家子为卒所组建。
�6�9�6�9毫不夸张的说:就算没有朝堂的征兵令,窦婴带着那六千北军卒,从长安一路往北走,走到函谷关时,也至少能将那六千人的精锐禁军,扩充为兵员十数万人的大军。
�6�9�6�9汉风尚武,民风至刚至烈!
�6�9�6�9就算没有征兵令,百姓入伍从军的积极性,也依旧保持在极高的水平。
�6�9�6�9而有了刘荣这五百北军禁卒的加入,睢阳之战,便也随之开始朝着有利于长安中央——有利于睢阳守军的方向倾斜……
�6�9�6�9“保护公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保护个屁!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城墙总共就几丈宽,五百号人里外把我围了三层,气儿都不让我喘了!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速去守城!!!”
�6�9�6�9城外,吴楚叛卒依旧在源源不断的发起冲锋。
�6�9�6�9城墙之上,梁国将士也依旧在拼死抵抗。
�6�9�6�9只是相较于先前,睢阳城的城墙上,多了一支五百来号人的‘机动力量’。
�6�9�6�9这支机动部队很是奇特:无论何时,都将刘荣层层包裹于其中;
�6�9�6�9但在确保刘荣安全的同时,也同样在城墙上呈整体来回移动,以弥补防守位置的空缺。
�6�9�6�9虽然只是挽弓射一箭、举剑砍一下,也足以让守军将士缓了好大一口气。
�6�9�6�9守城战最怕的是什么?
�6�9�6�9——防守位置出现空缺,又没能及时顶上,以至攻城一方先登!
�6�9�6�9一旦攻城一方先登,并在城墙之上形成据点,防线便等于被撕开了一道缺口!
�6�9�6�9就好似决堤的河水:一开始,只是一个指头粗的洞,但被水压冲的越来越开、越来越大;
�6�9�6�9想堵上,不知要花费多大的力气。
�6�9�6�9但有了刘荣这支五百人的机动部队,在睢阳城头这么来回走,整整一日,睢阳城头都没怎么出现防守位置空缺。
�6�9�6�9——左右不过有守军将士受伤/阵亡倒地,将刘荣层层护在中间的北军禁卒适时顶上一会儿,给城墙内的后备力量反应时间,以及时补上防守漏洞。
�6�9�6�9对于睢阳城这些新兵蛋子而言,凭五百人做到这个程度,很难。
�6�9�6�9但对北军禁卒而言,却不过是轻松写意——在保护刘荣的基础上,捎带手的事儿……
�6�9�6�9“行!”
�6�9�6�9“我下去!我下去行了吧?”
�6�9�6�9“都快去守城!”
�6�9�6�9终于,刘荣还是选择对这五百个榆木脑袋妥协,答应退下城头。
�6�9�6�9作为交换,这五百北军禁卒,至少要有一半上墙参战。
�6�9�6�9一番讨价还价之下,那队率司马终于答应:派二百人上墙,自己亲自带着三百人,寸步不离的保护刘荣。
�6�9�6�9但当城墙之上,那一个个因伤退出防守位置的梁国将士,朝自己投来期盼的目光时,刘荣终究还是没能继续厚着脸皮,心安理得的龟缩于后。
�6�9�6�9来到城墙内三十步的位置,龇牙咧嘴的挽弓,吃力的朝城外抛射;
�6�9�6�9身边的三百守卫,则分出百人持盾保护,其余二百有样学样——退到城墙内五十步的位置,毫不费力的朝城外斜向上挽弓。
�6�9�6�9城墙之上,虽然只是二百北军禁卒加入,但出现的化学反应却是肉眼可见。
�6�9�6�9——这二百人,不是战卒,而是骨干!
�6�9�6�9有这两百个老油子指挥作战,有了主心骨的睢阳将士,也愈发的安下心来,战斗动作愈发从容。
�6�9�6�9待到黄昏时分,叛军再次如潮水般退去,睢阳城内——自吴楚之乱爆发至今,第一次响起漫天欢呼声。
�6�9�6�9今日的战斗,叛军没死多少人;
�6�9�6�9但守军将士,也同样没有多少伤亡!
�6�9�6�9看似战争烈度下降了,实则,却是睢阳守军应对自如,城外的叛军攻城乏术!
第116章 公子好白净?(4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